生球干燥是球團生產中的中間作業
在大多數球團廠,生球干燥僅是球團生產中的中間作業。但是生球必須經過干燥,因為預熱階段的溫度往往高于生球破裂溫度。未經干燥的生球直接進入預熱階段,其結構會受到破壞,使球層透氣性惡化,振動篩廠家給預熱焙燒工序帶來困難,最終導致生產率降低,成品球質量不均勻。
所謂生球破裂溫度,即生球干燥時結構遭到破壞時的初始溫度。生球結構破壞形式有兩種,其一是生球表面出現裂紋;其二是在干燥過程中整個生球炸裂散開。生球表面產生裂紋時的初始溫度稱為裂紋溫度,生球炸裂散開時的初始溫度稱為爆裂溫度。據前蘇聯·BM·維邱金研究結果表明:生球濕度高于最大吸附水時,爆裂溫度高于裂紋溫度,生球濕度介于最大吸附水和裂紋毛細水之間,生球爆裂溫度和裂紋溫度重合。制粉機不管生球產生裂紋還是炸裂,在干燥過程中都應該盡可能避免這種現象出現。
隨著原料性質和生球的物理結構不同,干燥過程也有所差別。球磨機廠家在某些物料中,水分表面汽化的速率大于內部擴散速率。但另一些物料則是水分表面汽化的速率小于內部擴散速率。就是同一物料而言,在不同的干燥階段,也有所變化。在某一時期,內部擴散速率大于表面汽化速率,而另一時期則內部擴散速率小于表面汽化速率。顯然,速率較慢的將控制著干燥過程。前一種情況稱為表面汽化控制,后一種情況稱為內部擴散控制。因此生球干燥機理是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