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勤播“共建種”,今朝盛開“文明花”。近日,浙江省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活動組委會公示了浙江省2011年度新命名省級青年文明號。義烏消防大隊有幸榮獲2011年度省級“青年文明號”集體榮譽稱號。
成績與榮譽同在,責任與使命并重。近年來,義烏大隊在支隊黨委的領導下,在義烏市委、市政府和公安機關的關心支持下,把文明單位建設貫穿于監督執法、滅火救援、安全保衛、部隊建設等各個方面。緊抓機遇,奮勇拼搏,開拓創新、扎實工作,部隊全面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實現了火災和隊伍形勢的穩定,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自2008年9月以來大隊先后被部局、總隊、支隊評為2009年度工作先進大隊,火災隱患整治先進單位、執法考評優秀單位,大隊黨委被支隊評為一個好班子一對好主官。多人次被評為全國消防部隊優秀共產黨員、省政法委“學楓橋、保平安”先進個人、省公安廳優秀人民警察、優秀政工干部、省消防總隊優秀警官、優秀黨員及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先進個人,17名同志榮立個人三等功。
一是抓好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官兵思想道德素質。大隊隊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總書記“三句話”總要求作為官兵價值體系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培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和思想認識的先進性,深入開展了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三句話”總要求主題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引導官兵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官兵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性和思想的純潔性。
二是狠抓隊伍管理,不斷提高部隊正規化建設。大隊始終堅持“干什么練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指導思想,堅持“從嚴,從難,從實戰”需要出發的要求,立足現有崗位、現有裝備和轄區情況,深入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不斷提高官兵的組織指揮水平、技戰術水平和滅火實戰能力,真正詮釋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據悉,2012年度截至9月份全市共接警出動1889起,其中火警1171起,搶險救援416起,社會救助302起,共出動消防車3273輛,搶救被困人員190人,與去年相比,災起數下降了48.4%,直接經濟損失下降了34.1%。
三是狠抓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消防執法水平。大隊牢固樹立執法質量是消防工作的生命線意識,堅持 “兩公開一監督”原則,嚴格落實公安消防執法“六個嚴禁”,積極開展重點項目服務活動。通過狠抓服務質量,樹立消防部隊良好形象、狠抓制度建設,促進規范執法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狠抓執法力度,消除火災隱患。實現了消防監督執法由監督型向服務型、由被動型向主動型、由靜態型向動態型、由事后督改型向事前服務型的轉變。實現了執法數量、執法質量和執法效益全面提升。
四是積極開展雙擁活動,共促警民和諧。大隊始終堅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方針,教育官兵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父母,在完成防、滅火和執勤備戰各項任務的情況下,積極組織官兵開展擁政愛民活動,幫助駐地群眾排憂解難。組織官兵參加各類義務勞動850余人次,清掃街道140余次,運水80余次。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定期給貧困學生捐款1500余元。利用節日期間,開展對駐地貧困群眾和軍人遺屬進行節日慰問活動,對困難群眾和軍屬慰問40余次。
此次省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的獲得,是對義烏大隊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績的高度認可。義烏大隊將以此為契機,戒驕戒躁、持之以恒,牢牢抓住部隊戰斗力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大重心,切實發揮搶險救援工作的突擊隊作用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隊作用,為推動消防工作的整體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和支持,為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