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繼“蘇拉”、“達維”臺風之后,“海葵”又直接影響臺州。受其影響,臺州普降暴雨,沿海風力達15級,造成樹木倒塌、道路阻斷、人員被困等多種災害。警鈴一響,消防官兵聞警出動、奮勇向前、發揮消防部隊的職能作用,全力投入到“海葵”的搶險救援中。
科學決策 各級緊急部署
為了切實做好抵御第11號臺風“海葵”的各項工作,各級緊急集合,匯聚臺州市防汛指揮部,共商抗臺大計。
8月7日,臺州市委市政府、省消防總隊黨委成員劉維勁參謀長帶隊匯聚臺州市防汛指揮部,明確指出要把防臺抗災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以“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為目標,緊急動員,嚴陣以待,全面部署,扎實作細作實各項防御工作,堅決打贏這場賽跑戰。
當天上午,國家海洋預報臺將海浪預警級別升級為最高級別紅色。風向的轉移、群眾的安置、救援的準備時刻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省總隊黨委委員劉維勁參謀長帶領總隊司令部戰訓處項劍嶺處長、信息通信處傅堅堯處長以及總隊全勤指揮部人員,冒雨頂風趕赴臺州蹲點一線,坐鎮指揮防臺抗臺戰斗。19時,劉維勁參謀長同臺州支隊全勤指揮部一起參加了總隊召開的緊急視頻會議,隨后召開續會部署全市抗臺作戰工作動員。20時,臺州支隊政委夏國鋒身著救生衣,頭戴安全帽,在支隊一樓召集機關參戰官兵召開了戰前動員大會。當晚,臺州市消防部隊嚴格按照總隊二級戰備命令和市防指發布的臺風Ⅰ應急響應要求,成立了2個搶險救援突擊組,其中預備組,后勤保障組,信息報送組各一組隨時待命,充分做好了防臺抗臺的準備工作。
冷俐總隊長在臺州支隊呈報的“抗臺前沿指揮部工作要情報告”上批示:很好,同志們辛苦了,工作很出色,要進一步掌握臺風動向,把情況想的再復雜些,準備應對措施要更充分,相信你們一定能經受住考驗,代問同志們好!”虞益元副政委在報告上批示:“報冷俐總隊長,臺州工作準備充分,值得肯定”。
迅速行動 全警投入戰斗
如果臺風正面襲擊臺州,這將是這座城市繼2007年的臺風“羅莎”之后,五年來,迎接的最嚴重的一次抗臺考驗。為了各項工作能夠準備到位,臺州全警迅速行動,打響了抗臺防御戰。
8月7日下午,烏云已經席卷了臺州城,不時伴隨著大風和降雨,為了盡可能的減少臺風帶來的災害,支隊迅速組織成立了以王偉支隊長和夏國鋒政委為組長的抗臺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組織協調、調度指揮、現場處置等職責任務。支隊共成立29個突擊隊。其中支隊機關2個搶險救援隊、1個排澇突擊隊、1個預備隊,負責現場指揮、處置防臺抗洪救援工作,各基層大隊吸收體力好、懂水性的人員成立突擊隊,其中特勤中隊成立了3個突擊隊,其余11個中隊各成立了2個突擊隊,協同配合各級政府參加急、難、險、重等搶險救援處置。
7日一整天,三門、路橋、玉環、開發區等各大隊協助當地群眾拆卸戶外大型廣告牌、疏散轉移群眾、樹木倒塌,及時協助各地群眾解決各類問題。
臺風登陸前夕,全市消防官兵一次又一次頂風而上,沖鋒在防御戰的最前線,短短一段時間,消防部隊協助各級政府部門共轉移疏散群眾30.3萬人,拆卸戶外廣告牌近50塊,在一片狂風暴雨中,為來得及喘氣的消防官兵又立即投入到臺風尖上的搶險救援中。
眾志成城 警民風雨同舟
7日晚19時許,暴雨忽傾,大風卷起刮斷的樹枝漫天飛舞,路面積水嚴重……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風雨交加的景象中,處處險象環生。消防官兵身著救援衣,嚴正以待,隨時準備好投身到搶險救援中。
三門縣,是國家海洋專家預測的臺風登陸點之一,7日下午開始,整個地方風力達到十級以上,暴雨侵襲,行人根本無法正常行走。晚間10時許,受臺風“海葵”的影響,三門縣文化路中段兩棵大樹被連根拔起,橫跨在文化路中間,其中一棵樹枝端壓在電線上,給當地交通造成嚴重堵塞,并隨時有可能壓斷電線的危險。三門大隊接警后,冒雨迅速出動1車7人警力馳往現場處置。
整個救援過程中,強勁的風力加上瓢潑大雨,導致一線救援困難重重。“再大的風、再大的雨、再多的困難,我們都要挺住,受難的群眾需要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要沖鋒一線。”這是整個救援現場叫的最響的一句話。
面對肆意而來的狂風暴雨,臺州消防官兵聞警而動,僅7日晚12時至8日9時,全市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60次,其中火災13次,搶險救援47次,出動官兵532人次,出動車輛90次,搶救疏散群眾21人。
“危難時刻見真情,消防官兵不愧為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整個抗擊臺風“海葵”的過程中,消防戰士臨危不懼,用鐵肩擔起救援的重任。
家園有殤、大愛無疆;臺風無情,消防有愛。全市軍民同心、眾志成城、奮勇當先,與這場大自然帶給臺州城的災害展開了頑強的抗爭,用青春和熱血造就“鐵軍擔道義,眾志抗臺風”的壯美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