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支隊在全市31個社區中聘任了286名消防宣傳員,組建社區宣傳隊開展社區消防宣傳、火災隱患自查等工作,確保及時發現和消除各社區的火災隱患,為社區居民的安居樂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十八大的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城鄉結合型社區——依托社區防火巡查隊,密集宣傳”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外來人口集聚,住宅小區的大規模開發,管理不到等各種因素使得城鄉結合部的社區環境極為復雜。支隊結合該地區的復雜特性,充分發揮社區街道辦事處、小區物業管理單位的職能作用,以社區居民、社區保安人員、巡防隊等為主體,組建社區義務、志愿消防隊,并通過社區志愿消防隊伍的消防技能、業務理論的培訓,讓他們擔負起社區各項防火措施的落實,社區日常防火巡查,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為社區的居民解答疑惑,引導居民進行家庭內的火患自查活動。近日,鎮康縣南傘鎮新城社區的20余名社區宣傳員上門服務,挨家挨戶宣傳防火知識,共發放《社區消防知識讀本》1300余冊。云縣“和云居”小區成立了由6名員工組成的消防巡察隊,對小區內門店和各住宅單位,開展了晝夜消防巡查,為小區消防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臨翔區消防安全委員會下發了《臨翔區消防安全委員會關于任命李紅梅等同志為消防宣傳員的決定》(臨翔消委發〔2012〕11號)文件,特任命85名同志為各鄉(鎮)社區消防安全宣傳員。雙江、鳳慶、滄源等地也紛紛組建社區消防宣傳隊,目前,全市的各個社區已全部建社區消防宣傳隊人數達到了286人,集消防安全宣傳、巡查、督促隱患整、處置初期火災改于一身,實行24小時消防巡查,有效的控制了社區火災的發生,進一步提高社區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有效的清除了城鄉結合部各個社區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城市中心型社區——融合多種民族文化,特色宣傳”
外部宣傳是推進社區消防工作的催化劑,十八大安保戰役以來,全市各縣區進一步把提高社區居民消防安全素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消防志愿者宣傳隊伍,擴大宣傳覆蓋面,把社區消防宣傳工作與各地區的民族文化相融合,結合部分社區有多民族居住的實際,在社區中發放用佤語、傣語、拉祜語等少數民族文字編寫的“雙語”消防知識宣傳資料,普及各民族群眾的消防安全知識。耿馬、滄源、鳳慶消防以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形式,發動社區腰鼓隊和文藝隊,將消防安全宣傳知識編制成以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等民族歌舞、話劇、歌劇、歌謠等形式,在城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各民族歌舞表演活動來促進消防宣傳。自2012年1月23日起,鳳慶消防聘請鳳山鎮文明社區科普文明宣傳隊為社區消防宣傳隊,授予旗幟、聘書,并特制宣傳服裝,每月定期進行消防知識宣傳活動,8月以來,文明社區消防宣傳隊、耿馬白馬社區“傣族象腳鼓宣傳隊”等全市34支社區宣傳隊結合十八大消防宣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配合消防部門開展“守衛云嶺平安社區”活動,期間,開展宣傳活動41次,發放宣傳資料18000余份,宣傳手冊2000余份。把防火知識帶給每個人,傳入每個家庭,輻射到整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