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浦新村街道來了一位"新朋友",“各位居民,冬季用電請注意安全……”滾動播放的視頻宣傳片,它就是一輛類似“電瓶車”的迷你消防宣傳車,迷你消防宣傳車身形靈巧可以穿梭于舊式里弄。
記者了解到,申城已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引進類似的迷你消防車,但這些車輛的主要功能是宣傳和巡邏。
居民聽厭口號了,來輛“彈眼落睛”的消防車
19日一早,雨雪剛停,停在三泉路公安派出所門口的電動消防宣傳車就開始工作了。記者看到,這輛紅色敞開式電動車配備了4只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安裝有音響和LED屏幕和音響,另外還有水袋、黃沙、消防斧等滅火工具。
車一邊開,屏幕上便播放起消防安全宣傳片,引來居民好奇圍觀。原來,為了改變以往消防安全宣傳過于“刻板”、效果不佳的現狀,派出所聯手街道引進了這輛消防宣傳車,希望通過影音畫面和實物展示等形式把“防患于未然”的信息更好地傳達給社區居民。
消防安全一直在講,但是通常都是出板報,喊口號,居民已經不要聽了。”三泉路公安派出所所長虞習毅告訴記者,轄區內老式居民區多,火災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火災從發生到事故處理的整個環節里,前期預防其實是最有效的,我們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這一點。”
據介紹,這輛電動消防宣傳車進價約5.8萬元,時速40公里,為了讓它具有吸引力,虞習毅還和生產廠家數次溝通改良設計方案。“我們要求把屏幕安裝在側面,放上兩套消防服,車身再短一點方便轉彎等。”虞習毅笑言,連宣傳片也是取材申城近兩年發生過的重大火災事故新聞片段,試圖用“真實的火災慘相”來喚起居民們對消防安全的關注,呼吁大家從小事做起杜絕安全隱患。
;美麗誤會”:巡邏和宣傳才是主要功能
不少居民誤以為這輛車是消防車,質疑滅火能力,但準確來說這是消防宣傳車,巡邏和安全知識普及才是主要功能。”采訪中,虞習毅再三澄清不少人對這輛電動車的“美麗誤會”,“這輛車時速40公里,趕到火災現場的速度就不夠,也沒有簡易云梯,真的發生大火災,不可能靠一輛小車來滅火。”目前,只要天晴,這輛車就會到社區里“轉悠”,巡查安全隱患的同時,普及消防知識。
記者采訪了滬上一家經營電動消防車的企業,公司員工告訴記者,外省市購置電動消防車的需求多,在上海尚未接到過訂單,而市面上的電動消防車價格普遍在6萬元-8萬元之間,由于是電瓶車,時速較低,難以發揮滅火功能。“這種車還是用來巡邏和宣傳的。”
社區搶購:平均寬度1.5米的弄堂隨便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事實上,近年來申城已有越來越多的社區都在配置類似的迷你電動消防車。2011年,徐匯長橋街道32個居民區配備了寬約1.1米的三輪消防應急車,車上有黃沙、滅火器、消防斧、消防毯、25米水管、防煙面具等。去年3月,靜安石門二路街道也為3個有近百年歷史的石庫門社區引入了配備速射水泵的迷你消防車。去年12月,迷你消防車開進了普陀長壽街道光復、合德二級舊里那平均寬度僅1.5米、最窄處僅容2人側身通過的弄堂
有些是三輪車,有些是電瓶車,型號式樣不同,但不少社區都在購置迷你消防車。”市消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迷你電動消防車的主要功能在于巡邏和消防安全宣傳,對于初期火災可以控制,消滅大火顯然是不可能的。“打個比方,小區垃圾筒燒著了,巡邏時可以利用車上的設備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