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陳昌宏主持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副秘書長梅祖恩、省公安廳副廳長郭唐寅,省消防總隊總隊長蔡安東、防火部部長朱惠軍發布了有關消防工作信息并回答了記者提問。總隊總工程師馮王碧,省住建廳、保監局、工商局、綜治委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法制日報、人民公安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長江商報、湖北衛視、湖北經視、湖北電視臺、湖北公共頻道、湖北廣播電臺、楚天電臺、長江日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大公報等近40家中央、省、市級和境內外媒體記者,省消防總隊機關干部近百人參加會議。

發布會上,梅祖恩副秘書長介紹了《意見》出臺的背景、特點。他指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種致災因素明顯增多,全省仍處于火災易發、多發期。“十一五”時期,全省共發生火災5.6萬起,死亡232人,受傷172人,直接財產損失1.9億元,與上一個五年相比,起數和損失數分別上升55.2%和1.2倍,亡人數和傷人數分別下降6.5%和46.3%;其中,發生一次死亡3至9人的較大亡人火災11起,死亡38人,與上個五年相比,起數上升37.5%,亡人數上升8.6%。

梅副秘書長介紹,省政府《意見》共分六條二十款,主要突出了火災預防、管理創新、消防責任等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體現了系統性、連續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四個顯著特點。他強調,《意見》的出臺,對于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加強公共消防安全基礎建設,提高社會防控火災能力,增強全民消防安全素質,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提升社會自身抗御火災風險能力,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省公安廳郭唐寅副廳長通報:《湖北省消防條例》實施一周年來,全省消防工作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取得了可喜成績: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全省所有縣以上政府均成立了消防領導組織,建立了消防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落實政府、部門和單位消防工作責任制。我省出臺了《湖北省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在消防安全委員會的框架內,消防部門與有關職能部門建立了函告通報、集中整治等一系列聯合執法機制,做到了工作互動、信息互通。持續開展了隱患排查整治工作。2011年9月26日至2012年2月29日,全省共排查各類單位88.6萬家、社區3292個、行政村2.4萬個,發現火災隱患或違法行為1091.7萬處,督促整改1057.1萬處,被公安部表彰為全國“清剿火患”戰役先進單位。進一步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省綜合應急救援總隊已成立,全省13個市(州)、115個縣(市、區)全部依托公安消防部隊分別成立了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和大隊。進一步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全省共建有政府專職消防隊117支、公安專職消防隊12支、企業專職消防隊110支、志愿消防隊2511支,多種形式消防隊員達5.2萬余人。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來,全省各地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共參與滅火救援行動4.3萬余次、出動車輛5.8萬余臺次、出動隊員16萬余人次,接處警量占全省總量的15.6%;參與大規模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13次,發現并整改一般火災隱患2.1萬余處,占全省總量的11.1%。進一步完善消防經費保障機制。省政府已將財政部《地方消防經費管理辦法》(財防〔2011〕330號)宣貫及落實工作納入到年度目標責任,將拓展消防經費保障范圍和提高保障標準寫入《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
蔡安東總隊長發布了我省近期火災形勢及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等工作情況;截至6月10日,全省共發生火災1411起,死亡4人,受傷2人,直接財產損失1033.7萬元。同比去年,火災起數下降了74.85% ,亡人數下降了86.67% ,傷人數下降了50% ,直接財產損失下降了70.9%。綜合今年以來火災,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總體穩定,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二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致災因素多,且造成巨大損失。三是城市市區是火災發生的主要區域,但呈現逐步向市郊蔓延趨勢。四是因公眾消防安全意識不高,引發的火災事故居高不下。

蔡總隊長介紹,下半年,全省公安機關、消防部門將全力以赴,按照“不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一般火災明顯減少”目標要求,著重在社會面火災防控和提升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兩方面下功夫,全力做好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確保黨的十八大期間的消防安全。
“如何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武漢地鐵建成后怎樣確保消防安全、怎樣判別和選購合格的消防產品、如何強化對區域性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治……”這些關系民生、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倍受社會關注。在隨后的答記者問階段,郭唐寅副廳長、蔡安東總隊長、朱惠軍部長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

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陳昌宏表示,貫徹落實好《意見》,有利于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推動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于加強和創新消防安全管理,完善社會化消防工作格局;有利于夯實消防工作基礎,提高城鄉消防安全水平;有利于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希望各新聞單位和記者,今后要更加關注消防,宣傳消防工作,更多的總結推廣消防工作成績和經驗,為湖北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新聞發布會記者采訪實錄
湖北日報記者羅旭文:請問郭唐寅副廳長,省政府《意見》的出臺,在預防特大火災和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上提出了什么新措施?

省公安廳郭唐寅副廳長:《意見》在預防特大火災和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上主要提出三項舉措:一是加強對建設工程的源頭管控,防止先天性火災隱患滋生。文件規定行政審批部門對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項要嚴格依法審批,凡不符合法定審批條件的,規劃、建設、房地產管理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相關許可證照,安全監管部門不得核發相關安全生產許可證照,教育、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文化、文物、人防等部門不得批準開辦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社會福利機構、人力資源市場、醫院、博物館和公共娛樂場所等。二是加強對重點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文件提出了加強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火災高危單位主要指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和高層、地下公共建筑等,是重點單位中的重點,火災危險性極大。文件規定,對火災高危單位要實施更加嚴格的消防安全監管,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同時規定火災高危單位應當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三是加強區域性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文件提出對存在影響公共消防安全的區域性火災隱患,各級政府要納入城鄉改造、綜合治理范疇,實行掛牌督辦,及時督促消除火災隱患。對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治,要出臺重大火災隱患整治規程,完善與之配套的規范化、常態化機制,強化部門協同督辦整改職責,納入政務督查內容跟蹤問效,切實保障公共消防安全。

武漢晚報記者劉峰:這個問題想請問蔡總隊長:今年年底,武漢第一條地鐵將建成通車,今后每年還將開通一條地鐵。請問,消防部門對于地鐵隧道的火災預防和撲救有無專門的預案和應對措施?如果發生火災,武漢市目前有那些裝備可以使用?下一步,是否有籌建專門的消防隊及購買專用的滅火救援設備的計劃,目前進展如何?
消防總隊蔡安東總隊長: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地鐵、隧道火災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我省消防部門高度重視地鐵、隧道的消防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項措施:一是加強源頭防控,強化消防設計審核;二是加強地鐵、隧道防排煙、安全疏散、通訊、消防救援能力的攻關,應用了當前國內的一些新技術;三是加強已運營隧道的消防管理,提升消防安全四個個能力;四是設置隧道消防救援站,并購置隧道消防車在內的地鐵消防救援裝備。
省消防總隊對地鐵隧道火災撲救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和準備工作。武漢支隊擬定于8月下旬組織所屬執勤中隊對轄區內地鐵站點和車輛段進行全面調查熟悉,并逐一制訂滅火救援預案;同時,將根據地鐵站點的建設進度,在10月至11月之間,聯合公安、醫療等部門,開展1次地鐵災害事故實戰演練,提高地鐵火災事故應對的針對性。目前,武漢支隊對正處于內部裝修階段的螃蟹甲地鐵站進行前期調查,為實戰演練和預案制訂做準備。
泡沫車、水罐車、搶險救援車、排煙車和救生、破拆、照明、移動炮、通信、個人安全防護、搜救犬等器材、裝備在地鐵隧道火災撲救中都能發揮重大作用。目前,武漢支隊購置有2臺路虎60雪炮機器人。路虎60雪炮機器人由國外進口,主要用于隧道、地鐵、地下空間和化工場所火災撲救。該機器人能夠噴射大密度霧狀水流,具備迅速降溫控火、驅散有毒煙霧、改變煙霧氣流方向等功能。同時,還具備體積小,機動靈活等特點。在地鐵火災事故中,能夠發揮巨大作用。
省消防總隊正在籌建專門的地鐵消防隊——軌道消防大隊。車輛裝備配置方面,路軌兩用消防車已經列入支隊采購計劃中,下一步還將加大對特種防護、隧道排煙、滅火裝備的采購。
楚天都市報記者汪亮亮:請問朱惠軍部長,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店都在經銷消防器材,市民在選購時對質量問題很擔心,不知道如何才能選購到合格的消防產品?在消防產品的監管上,消防和有關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
消防總隊防火部朱惠軍部長:消防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能不能有效地撲滅火災,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安全產品。現在也確實有些廠家和銷售單位見利忘義,生產銷售一些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一方面,我們加強了對全社會的消防宣傳,增強市民選購消防產品時基本的辨別技能,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加強消防產品的監管,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進入市場。《消防法》和《湖北省消防條例》規定:消防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嚴禁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市民在選購消防產品時,要認準消防產品的認證標識、合格證明,可以到中國消防產品網上去查詢,或咨詢一下當地質監、工商、消防部門。
消防產品由質監、工商、消防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實施監管,質監部門負責生產領域、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領域、消防部門負責使用領域監管。今年上半年,三部門加強了聯合執法,在全省組織開展了消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活動,檢查消防產品生產、銷售、維修及使用單位9418家,發現并收繳假冒偽劣消防產品17084件(套),下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1680份,立案處罰307起,罰款194萬元,辦理消防產品刑事案件1起,有力打擊了消防產品領域制假、售假行為。

新華社湖北分社政宣部主任李鵬翔:我的問題仍然想請朱惠軍部長回答!去年,我省針對漢正街、長豐鄉等區域性重大火災隱患進行了大力整治,現在的整治結果如何?
消防總隊朱惠軍部長: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去年,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專門研究漢正街等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武漢市采取政府統一組織、部門聯合執法、實施業態升級改造,妥善處理“疏與堵”、“治標與治本”、“強力整治與社會維穩”、“消防監管與部門共管”四個關系,整治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漢正街集中整治中,關停市場18個,清理違章占道25300平方米,新增、修復市政消火栓60個,承租經營商戶由27500個減少至15000個,并重點對武房三號樓實施打圍,啟動改造整治工作。在長豐街“三合一”、“多合一”場所整治中,責令“三停”77家,拆除違法建筑5萬余方,政府拿出近2億元專項資金,對村民自建房進行回租。另外,還采取措施,規范了17家工業園區的消防安全管理。
今年以來,武漢市公安消防部門在武漢市政府統一調度下,制定漢正街等區域性火災隱患專項整治方案,抽調市、區兩級消防部門60余人,成立六個工作組,召開漢正街整體搬遷改造集中執法動員會,按照“定人、定責、定時限、定質量”的原則,統一調度、分組行動,每月集中7天時間開展集中執法,進一步推動漢正街等區域性火災隱患的整治。目前,各項整治工作正按預定方案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