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東支隊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以“五字方針”全方位著手,鞏固完善依法防控、基礎防控、重點防控、全民防控四大體系,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全面提升了社會火災防控能力。
以“線”抓責任。支隊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構建了“立體式”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年初行署組織召開了全區消防工作會議對全年消防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建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完成縣、鄉鎮、行業部門《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書》和《行業系統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工作,形成了區縣鄉村四級縱向到底的責任制網絡。同時,各級政府將消防工作納入政府和行業部門目標責任考核范疇,凡因組織不力、措施不落實、應付走過場導致發生火災事故的,一律進行責任倒查,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各級消防工作責任的落實。全面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年內行署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逐步構建責任明晰、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基層消防工作格局。
以“點”促防控。支隊加強對社會單位“四個能力”的督導檢查,采取強有力措施,增強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督促指導社會單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完善消防安全組織機構,健全各項消防工作規章制度。嚴格按照“網格化”、“戶籍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積極落實基層消防工作責任。支隊將全區94個鄉鎮劃分為“大網格”,將62個社區劃分為 “中網格”,將1587個行政村劃分為 “小網格”, 形成三級網格模式,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責任制。轄區各大隊及時組織召開重點單位“戶籍化”管理動員會,督促指導單位落實“三項報告備案”制度,建立完善“戶籍化”工作檔案。目前,全區222家重點單位已全部建立了“戶籍化”管理檔案,切實加強了對重點單位的動態監控和長效管理,有效解決了以往底數不清、情況不明、責任不實、監管不夠等突出問題。
以“聯”成合力。支隊緊抓社會單位消防安全隱患不放松,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充分發揮部門聯動作用,與公安、安監、質監等部門聯合執法,對一些隱患久拖不改、帶患經營的單位,實施掛牌督辦、強制關停等措施,消除了一大批火災隱患。同時,加強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推動各行業主管部門、社會各單位落實消防工作責任,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支隊動員全區87個派出所和2000多名派出所民警,對三級以下的小單位、小場所逐一開展檢查,填寫《消防行政指導卡》,建立“戶籍化”臺賬,記錄單位基本情況和基本消防器材配置、消防宣傳培訓等情況。今年以來,全區派出所共檢查社會單位3200多家,發現整改火災隱患2000多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68份,有效消除了一大批火災隱患。
以“查”除隱患。支隊集中警力重點對轄區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儲存、銷售單位(場所)、大型活動舉辦場所、中小學校和城鄉結合部、城中村、“三合一”等場所進行拉網式監督檢查。期間通過采取錯時檢查、地毯式排查、集中查封、多警聯動等超常規舉措,以消除火災隱患為最終目標,落實專人,跟蹤整改,確保做到全方位、無縫隙、無盲區、無死角,堅決預防遏制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對在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該處罰的處罰,該關停的關停,鐵腕整治,決不手軟,全面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截止目前,全區消防部隊共檢查單位15361家,發現火災隱患86378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86299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10476份,處罰179家,臨時查封177家,責令“三停”111家,拘留31人,罰款94.85萬元。
以“宣”強意識。支隊加強與中央、省、地市級主流新聞媒體的溝通協調,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年初支隊在《西海都市報》和《海東電視臺》開設了專欄。全年,支隊累計在中央級媒體刊發稿件7條,省級媒體刊發稿件192條,地縣級媒體刊發稿件89條,《青海消防》雜志刊登稿件15篇。全區消防部隊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商場、社區等顯眼位置懸掛各類消防警示宣傳標語800余條,在各娛樂、人員密集場所粘貼消防安全“三提示”掛圖、提示牌、宣傳卡片3000余份,營造了全社會重視消防安全的濃厚氛圍。支隊投資近20萬元在甘青兩省交界處制作了2塊大型廣告宣傳牌。平安、互助、民和、循化大隊充分利用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土族納頓節、中國青海(循化)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期間人流量大、覆蓋面廣等優勢集中開展大型消防宣傳活動,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