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今冬明春重建過渡安置區消防安全,玉樹支隊結合當前開展的“清剿火患”戰役行動,加大防火檢查力度,采取超常措施,超常手段,查隱患,堵漏洞,積極構建“防滅一體化”、“火災防控網格化”體系,全力預防火災事故發生。
領導重視,周密部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針對嚴峻的冬季火災形勢,玉樹支隊統籌部署,周密安排,根據災區重建規劃和安置點分布情況,對各消防執勤點管轄區域進行了及時調整和劃分,先后提請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玉樹地震災區消防安全工作實施方案》、《玉樹地震災區救災帳篷安置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15項指導性文件和《玉樹州帳篷、板房消防安全大檢查方案》、《玉樹州“清剿火患”戰役實施方案》等9項專項整治方案,形成了四級消防領導管理體系,在災后重建過渡安置區劃分為11個消防工作網格,11個建委會又在各自轄區內將社區、派出所、治安聯防隊、消防執勤部隊等力量合理編組共劃分75個基層消防管理網格,每個網格都設有2至3名消防工作人員,負責本區域日常消防管理、消防監督檢查、火災隱患排查等工作,各安置點每5戶為單位建立一個聯防小組,每小組設置一個消防聯絡人,負責5戶的日常防火檢查、宣傳等工作。同時,發布藏漢雙語《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公告》,要求切實做到“七個嚴禁”、“九個必須”。先后同11個建委會、8個鄉鎮及各消防職能部門簽訂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建委員會同社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社區同消防單元小組(50戶為一組)、消防單元小組同各戶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截至目前,政府領導先后46次深入各安置區檢查消防安全工作,召開全州消防工作會議3次,消防工作聯席會議13次,為安置區配備滅火器11000具。
網格排查,消除隱患,確保火災形勢持續穩定。玉樹支隊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的要求,以“分片包干、量化任務、責任明細”為機制,與玉樹災后過渡安置管理委員會、11個災后重建委員會組成防火檢查組、夜間防火巡查組、轄區民警防火巡查組對安置區板房、帳篷、應急市場進行“地毯式排查、錯時檢查、夜查巡查、 分片包干”等方式深入轄區每一頂帳篷、板房開展宣傳和巡查,做到檢查不留盲點和死角。同時組織了為期20天的“千名干部進萬家”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做到應急市場居民安置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宗教場所排查整治覆蓋面100%。支隊有針對性的開展了“四掌握、六熟悉”訓練,深入各安置區了解疏散通道、固定消防設施及周邊道路、水源等情況,制定和完善安置點滅火疏散預案,集中培訓,分散演練,進一步強化防滅一體化聯動作戰保障機制。截至目前,共出動人數派出2520個檢查組、消防監督人員8271人次、車輛2121臺次,檢查帳篷、板房196874頂(間),發現火災隱患46741處,整改44315處,建立消防安全組織71個、消防工作點84個,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291份,臨時查封21家,責令“三停”單位7家,拘留4人,完善滅火作戰預案135份,組織開展滅火救援實戰演練96次。
群策群力,加大宣傳,確保宣傳形勢亮點紛呈。支隊結合災區帳篷點多、面廣、線長的實際情況,多點聯動,嚴防死守,在消防宣傳上創新模式,狠抓亮點,形成了從上到下的消防宣傳網格化工作模式。主動聯系駐州各大新聞媒體,加大對火災隱患的跟蹤曝光力度;創辦了《三江源消防》隊報和開設了“消防常識”陣地,進一步提高官兵寫作的積極性;積極聯系州委宣傳部、廣電等部門聯合擬定、翻譯的藏漢雙語消防宣傳材料4萬余份和1千余消防宣傳光盤配發到各過渡安置點,并在州廣播電視臺黃金時段不間斷進行播放;通過移動、聯通、電信公司,向手機用戶發送消防安全宣傳短信4萬余條;聯合各建委會、轄區派出所、工商所、消防志愿者24小時對安置點消防安全進行巡查、檢查及宣傳派出消防宣傳車907臺次,每晚消防宣傳車用藏漢雙語播放著防滅火和逃生自救常識,提醒群眾時刻注意防火安全,并發放漢藏雙語的消防常識宣傳單近8萬余份;組織建委會、消防志愿者在帳篷、板房上噴涂粘貼消防安全警示標語1萬余條;集中開展災后重建消防安全培訓,向群眾講解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初期火災的撲救方法及防火常識,努力做到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常態化,培訓一批消防“明白人”。期間,共制作消防公益廣告牌100余個,懸掛各類橫幅3千余條,張貼宣傳標語3萬余份,各類消防掛圖及宣傳板報800余(塊),開展各類消防知識培訓251次,惠及群眾近20萬人。
下一步,支隊將嚴格按照“十項措施”落實各項工作,加大冬季防火檢查力度,對存在火災隱患的該關停的關停,該查封的查封,該拘留的拘留,堅決做到力度強、措施硬、方法對、效果好,力保玉樹災區冬季消防安全平穩。
審核人:馬亞龍 原作者:許軍倉 毛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