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7日,芷江縣境內普降大雨,貫穿全縣的舞水河水位急劇上漲,全縣多處出現險情,大隊領導接到縣領導和武裝部的緊急任務,高鐵集團舞水河在建工程的浮橋全部被沖斷,給位于下游的風雨橋和芷江和平電站構成了重大的威脅。芷江龍津風雨橋是世界上最長的風雨橋,也是全國著名風景旅游點,其橋墩內部全部無鋼筋,且橋墩之間保持間距太窄,一旦這些浮橋沖入下游,沖垮風雨橋,再沖入和平水電站大壩,后果不堪設想,下游的兩岸居民也將受到滅頂之災。
險情就是命令,大隊迅速調派了兩臺消防車,8名消防官兵趕赴事故現場。到達現場后,大隊指揮員迅速向縣有關領導了解災害現場情況,并迅速商討應對方案。最先,現場指揮部決定通過沖鋒舟沖到河中間利用繩索把浮橋和橋墩進行固定,可是由于水流湍急,沖鋒舟沖了幾次也沒有成功。第一方案失敗后,現場迅速采用了第二套救援方案,消防官兵利用繩索從大橋直下,用雙股粗繩圍橋墩繞一圈后,再對浮橋多個點進行打結固定,消防官兵一次次與時間賽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通過近7個小時的艱苦拼搏,橋墩的多處浮橋全部被有效固定,現場領導和圍觀群眾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險情的排除,下游的風雨橋和芷江和平電站一次重大危機被消防官兵化解了,大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胡錦濤總書記“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三句話總要求,向芷江人民群眾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