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暖陽惠民生,千村萬戶譜新篇,近日,筆者走進臨夏市折橋鎮茍家村,一進村委會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千村萬戶”消防安全扶持行動惠及群眾的喜人畫面。如今的村義務消防隊經常開展消防業務學習和防火、滅火技能訓練及演練,承擔起了一定的防火滅火任務,已經成為“消防示范村”建設的典范。
今年以來,臨夏市消防大隊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安全環境為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有計劃、分步驟推動農村消防建設向縱深發展。同時建立了農村消防工作制度和“縣管鄉鎮、鄉鎮管村、村社管戶”的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形成了“政府領導、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群眾參與”的農村消防格局,探索出了具有臨夏特色的農村消防建設之路,
根據省政府關于“千村萬戶”消防安全扶持行動的要求,大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落實試點建設工作,并抽調專人深入10個鄉鎮(街道辦)和41個行政村及27個社區進行調研,詳細勘察、記錄房屋結構及密集程度、水源情況和道路交通情況,切實做好扶持對象的定點、消防水池的選址等工作。經多次調研,最終確定臨夏市南龍鎮尕楊家村、折橋鎮茍家村、枹罕鎮聶家村、后楊村等4個扶持對象,大隊人員先后深入開展試點村,蹲點指導,強化宣傳,幫扶村上健全制度、成立消防安全組織、修建消防水池。按照《農村消防工作達標標準》,加強消防車輛、手臺機動泵、水帶、滅火器等基本器材的配備,并建立消防設施管理制度,完善農村防火管理工作機制,有力支撐農村防火可持續發展。目前,每個試點村配備1輛消防摩托車、1臺手抬機動泵、10盤水帶、2支水槍、8把火鉤、10把消防鐵鍬,30具滅火器,村民消防安全意識明顯加強,農村防御火災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村民張泉紅介紹,茍家村地處城市邊緣,人多地少,村民主要以外出務工為主,種植業和畜牧養殖為副,而且大多耕地均由留守的老人、婦女勞動看管。村里每家每戶門口都是玉米秸稈和柴草,加之冬季天干物燥,一不小心極易發生火災。我們義務消防隊員平日里在村子巡查火災隱患,幫鄉親們整理秸稈,以免柴草垛著火,殃及房屋,同時提醒村民不要亂扔煙頭,告誡小孩不要玩火,以免釀成大禍。
村委會主任陶玉田表示,“千村萬戶”消防安全扶持行動,從技術、資金、硬件等三方面解決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的瓶頸難題,現在修建消防水池,配備消防器材,傳授防火常識,“千村萬戶”行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實惠,為咱老百姓安居樂業提供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