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設施報警5秒內確定報警位置;30秒內到場查看,并反饋消防控制室內確認火情;確認火警的,60秒內形成梯隊進行火災撲救和疏散人員。記者從濟南公安消防支隊獲悉,為提高社會單位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避免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發生,我市創新提出了“53060”應急處置程序。據了解,這種做法在全國尚屬首創。
近日,某醫院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發現火情,馬上確定是某科室著火,5秒內值班人員迅速通知附近工作人員前去查看,不到30秒,得到反饋,確認了火情并迅速組織起火點附近人員形成第一梯隊,使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撲救并疏散人員。同時,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員將消防設施打到自動狀態,啟動應急廣播,并監視系統運行狀態,另一名值班人員撥打119報警電話,通知相關人員啟動滅火應急預案。60秒內形成第二梯隊撲救火災和疏散人員……這是發生在我市某大型醫院的一幕,也是我市創新應急處置程序后的一次演練。
據了解,濟南公安消防支隊通過分析近年來大量火災案例發現,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災事故均是由于人員疏散逃生不力,而導致的群死群傷。為提高社會單位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避免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生。我市結合實際,創新開展了“53060”應急處置程序。按照程序,接到自動消防系統報警后,消防控制室人員要在5秒內確定報警位置,使用對講機、消防電話或應急廣播通知報警點就近人員到場查看。30秒內,就近人員到達現場查看,并反饋消防控制室;確認火警的,組織起火點附近人員形成第一梯隊,使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撲救初期火災并疏散人員。同時,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員將消防設施打到自動狀態,啟動應急廣播,并監視系統運行狀態,另一名值班人員撥打119報警電話,通知相關人員啟動滅火應急預案。60秒內形成第二梯隊撲救火災和疏散人員。火警解除后,值班人員要在值班記錄本上詳細記錄相關情況。確認誤報的,也應組織附近人員開展模擬演練。
據介紹,要實現以上目標,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不應少于2人,要具備專業素質和掌握操作技能,應經過培訓、持證上崗。消防控制室還應設置每個區域、每個班次、每個崗位人員的值班表和聯系方式,系統報警后,采取“一鍵式”指揮,直接通知到人,第一時間核實火情、撲救火災、疏散人員。目前,這種應急處置程序已經在我市社會單位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