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軍和中國民航在華北某軍民合用機場聯合舉行飛機消防實戰化演練,強化雙方消防人員協同滅火的戰術運用,著力提升飛機消防保障能力。


目前,我國已建有數十個軍民合用機場,填補了一些二三線城市和邊遠地區的機場建設空白,既推進了民用航空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又促進了空軍航空兵部隊的戰備訓練水平。以前,軍民合用機場按照使用管理主體劃分為“軍民合用并行保障、軍民合用空軍保障和民航主用民航保障”三種類型。近年來,空軍與民航按照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求,本著融合力量、共享資源、優勢互補的原則,逐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軍民融合工作機制。今年4月,空軍與民航首次共同組織召開軍民合用機場融合發展工作會議,決定開展飛機消防、鳥撞防治、除冰除雪等聯合保障,并修訂完善飛機起火特情聯合處置預案,明確了責任時限和方法步驟,著力提升特情處理能力。
水火無情,救援必須分秒必爭。記者了解到,飛機火災主要是油火。一般情況下,1分鐘左右為初期階段,火場溫度較低,是滅火最佳時機;3分鐘左右為發展階段,火場溫度升高,飛機部件開始熔化燃燒。為了在火災初期及時處置火情,空軍年初新下發的《機場飛機消防規定》要求,除在指揮塔臺一側部署一輛消防車外,在跑道起落端附近增加部署一輛消防車,力求消防車更快到達現場。目前,空軍和民航都明確規定,消防車應在3分鐘之內到達,并開始噴射泡沫滅火。
此次演練,部署在機場跑道附近的1號消防車在1分30秒時率先到達,消防員操控消防車頂炮噴射泡沫進行滅火,迅速控制火勢。塔臺附近的2號消防車和民航消防車在規定時間內相繼到達現場,在現場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快速展開滅火設備,密切協同滅火。軍民兩支消防力量經過10分鐘的合力奮戰,飛機內外明火均被撲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