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海淀區紅聯南村小區因施工挖斷燃氣管道,造成爆燃引發居民樓大火,致1死2傷,過火面積達300平方米,160余人被疏散。北京晨報筆者昨日回訪看到,居民回家取回必要物品,辦事處每天給予伙食補助。導致事故發生的中建二局則設置登記處,登記居民損失。
4月11日上午,北京晨報筆者回訪事發地,小區兩個門前都已設置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有居民手持生活物品從里面走出。小區內,多名應急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勘察現場,地面滿是破碎的玻璃。“昨晚11點,我們被安置在附近的橘子酒店,那時候家里人想回家把老人吃的降壓藥拿出來,工作人員怕不安全,讓我們今天再進去拿。”居民常先生告訴筆者,他這回只把貴重物品和藥品取了出來,“跑出來的時候身上一分錢都沒帶”。常先生說,街道辦事處給需要安置的居民進行登記,每個人每天發50元錢飯費。
4月11日下午,北太平莊街道辦事處宣傳部的工作人員發布公告,爆燃事故后,導致事故發生的責任方中建二局公司已在現場設立登記處,登記各戶居民受損情況,并組織60名工人對在事故中被損壞的居民家進行維修。除事發樓的三個單元損毀嚴重,暫時不能恢復水電氣外,當晚已有三棟樓恢復供電,待燃氣檢測合格后,其他居民樓即可恢復供電。燃氣公司已于昨日凌晨1點修復燃氣管道供氣,隨后逐戶檢測。自來水集團的負責人也表示對損壞的自來水管道已進行維修,昨晚可恢復用水。安監局已調取監控錄像,著手開展事故原因調查工作。
火場如何逃生?
濃煙環境別急跑
首先要判斷所處位置和著火位置之間的相對距離,如火災發生在所在層上層,可快速在煙氣彌漫至下層前盡快逃離,如火災發生在所在層下層,不能貿然逃生,因不知火點位置,此時采取固守等待救援更為安全。
房內固守有訣竅
應使用沾濕的布條等塞入門縫,防止有毒煙氣進入房間,同時撥打119報警,報告被困的準確位置。在等待救援中,要不斷地向門澆水,降低門的溫度,延長門被燒穿的時間。一般建筑四面圍墻均為防火墻,能隔火3小時以上。待消防員趕到后進行逃生時,底層的火雖已經被撲滅,但是樓梯間仍彌漫有毒煙氣,因此仍需要在消防員的空氣呼吸器的保護下或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進行逃生。
鏡頭回放
消防車被擋負重80斤跑向火場
北京晨報筆者4月11日從市消防局獲悉,海淀消防支隊雙榆樹中隊是爆燃事故發生后第一個抵達現場的中隊,該隊組成攻堅組,多位消防員每人負重近80斤,沖進火場成功救出7人。
300米外消防車被擋
前天下午1點23分,119接警,根據指令,雙榆樹中隊除一輛路軌雙用消防車留守外,其余7輛消防車全部出動,全隊40余名消防員中37人上車。這次幾乎掏空家底的出警,讓全隊上下在出警途中就繃緊了神經。
“根據報警情況,說現場有人被困,但我們的消防車在距離現場300米處就被擋住了。”雙榆樹中隊隊長戴亞強昨日回憶,老舊小區道路本就狹窄,而隨處亂停的私家車更讓消防車無法拐彎。“救人要緊!”一聲令下,消防員攜帶救援裝備徒步跑向火場。
七旬老太嚇得說不出話
戴亞強帶領副中隊長李澤宇、破拆車班長賈孝龍、破拆車1號員齊海云等人最先抵達現場,當時火勢正猛烈燃燒,著火樓一二層幾乎全部坍塌,三樓以上窗戶也都冒著煙。
“當時現場非常混亂,因為擔心有人逃生時被堵在樓道里,我們只好在沒有水槍掩護情況下強行進入,但走到第三層,發現一戶人家的防盜門被震飛,堵住了樓道。”戴亞強說,他和戰友只得迅速返回,兩兩分組,組成4個攻堅組,兩組深入火場內部展開內攻,并逐戶搜救被困人員,另兩組在外部打水槍做掩護。
搜救開始后,他們先發現了102室的遇難老人,也是此次事故中的唯一死者。將老人遺體抬出后,他們再次沖進火場。“在301室衛生間里發現了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老人當時坐在坐便器上,用毛巾捂著口鼻,滿臉熏得黑漆漆,眼神恐懼,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副中隊長李澤宇說,他們立即給老人戴上呼吸面罩抬下了樓,“當時一二層樓道內還有灼熱的濃煙,不時有火苗從房間竄出,我們怕燒著老人,就用身體背面護著老人,慢慢把她抬下樓交給了急救人員。”
攔住回火場拿錢的人
這時,水槍已經架設好,李澤宇等人用水槍將戰斗服全部打濕,給自己降了降溫。筆者了解到,消防員的全副武裝重約76斤,打濕后超過80斤。但他們來不及休息,第三次沖進火場。最后在601室發現6個人,簡單普及逃生知識后,消防員攙扶著他們逃出險境。
“當時在滅火過程中,有些市民不是很理智,一直吵著要回家拿藥或取錢包,我們勸了好久才攔住。”戴亞強希望百姓火場一定要理智,切勿拿生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