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aehv"></rt>
    <span id="baehv"><optgroup id="baehv"></optgroup></span>
    <label id="baehv"><meter id="baehv"></meter></label>
    <span id="baehv"><optgroup id="baehv"><center id="baehv"></center></optgroup></span>
    <span id="baehv"><optgroup id="baehv"></optgroup></span>
    消防材料采購平臺 消防員考試模擬系統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

       日期:2013-05-27     瀏覽:871    
    核心提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

    前 言

    本標準第4章的4.1、4.2 a)、4.2 c)、4.6.2.6、4.7.1、4.7.2.3、4.7.2.4、4.7.2.7、4.7.3 a)、4.7.4.1、4.7.5、4.7.7.3、4.7.13、4.8.2、4.9.5、4.9.11 為強制性條款,其余為推薦性條款。

    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品安全分技術委員會(TC 288/SC 3)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北京華瑞科力恒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本安儀表系統有限公司、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宗之、關磊、劉驥、魏利軍、馬瑞嶺、沈磊、董宇、任紅軍。

    本標準是首次發布。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預警系統的監控項目、組成和功能設計等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化工(含石油化工)行業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新建儲罐區、庫區及生產場所安全監控預警系統(以下簡稱系統)的設計、建設和管理,擴建或改建系統可參照執行。其它行業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GB/T 8566 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

    GB/T 8567 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范

    GB/T 12504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

    GB 17626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AQ XXXX-XXXX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罐區 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范

    HG/T 20507 化工自控設計規定(一)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定

    HG/T 21581 自控安裝圖冊 總說明、圖形符號規定及材料庫

    SH 3005 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

    SH/T 3104 石油化工儀表安裝設計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預警系統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safety monitoring controll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由數據采集裝置、邏輯控制器、執行機構以及工業數據通訊網絡等儀表和器材組成,可采集安全相關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故障診斷和事故預警確定現場安全狀況,同時配備聯鎖裝備在危險出現時采取相應措施的重大危險源計算機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

    3.2

    現場監控器 field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unit

    現場接收和傳輸來自監測器或遠程 I/O 的信號或者傳輸接口的多路復用信號,且可能對其進行分析計算、超限判斷等邏輯處理并控制執行機構工作的裝置。

    3.3

    傳輸接口 transmission interface

    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轉換和交換,保證必要的隔離和信息安全,并可能具有多路復用信號的調制與解調、數據本地存儲和系統自檢等功能的裝置或軟件。

    3.4

    監控計算機 monitoring computer

    接收監測信號,實現圖形化的實時與歷史信息顯示、信息處理、報警與預警、統計與分析、存儲、輸出控制、報表與打印等功能,提供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預警系統的人機操作界面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

    4 技術要求

    4.1 總則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涉及生產、使用和儲存大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質,易發生燃燒、爆炸和中毒等重大事故,故監控預警系統需解決下列問題:

    a) 充分考慮生產過程復雜的工藝安全因素、物料危險特性、被保護對象的事故特殊性、事故聯鎖反應以及環境影響等問題,根據工程危險及有害因素分析完成安全分析和系統設計;

    b) 通過計算機、通信、控制與信息處理技術的有機結合,建設現場數據采集與監控網絡,實時監控與安全相關的監測預警參數,實現不同生產單元或區域、不同安全監控設備的信息融合,并通過人機友好的交互界面提供可視化、圖形化的監控平臺;

    c) 通過對現場采集的監控數據和信息的分析處理,完成故障診斷和事故預警,及時發現異常,為操作人員進行現場故障的排除和應急處置提供指導;

    d) 安全監控預警系統應有與企業級各類安全管理系統及政府各類安全監管系統進行聯網預警的接口及網絡發布和通訊聯網功能;

    e) 根據現場情況和監控對象的特性,合理選擇、設計、安裝、調試和維護監控設備和設施;

    f) 除本標準外,尚應遵守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

    4.2 一般要求

    a) 重大危險源(儲罐區、庫區和生產場所)應設有相對獨立的安全監控預警系統,相關現場探測儀器的數據宜直接接入到系統控制設備中,系統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b) 系統中的設備應符合有關國家法規或標準的規定,按照經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文件制造和成套,并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檢驗認證合格;

    c) 系統所用設備應符合現場和環境的具體要求,具有相應的功能和使用壽命。在火災和爆炸危險場所設置的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防爆、防雷、防靜電等標準和規范的要求;

    d) 控制設備應設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間或安全場所;

    e) 系統報警等級的設置應同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相協調,不同級別的事故分別啟動相對應的應急預案;

    f) 對于容易發生燃燒、爆炸和毒物泄漏等事故的高度危險場所、遠距離傳輸、移動監測、無人值 守或其它不宜于采用有線數據傳輸的應用環境,應選用無線傳輸技術與裝備。

    4.3 應用環境

    系統中的機房、監控中心,應提供下列工作條件:

    a) 環境溫度:15 ℃~32 ℃;

    b) 相對濕度:40%~70%;

    c) 溫度變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結露;

    d) 大氣壓力:80 kPa ~106 kPa;

    e) GB/T 2887規定的塵埃、照明、噪聲、電磁場干擾和接地條件。

    4.4 供電電源

    除非有關標準另行規定,系統供電電源應符合以下要求:

    a)交流供電電源:

    1) 電壓:380V/220V,誤差應不大于±5%;

    2) 頻率:50Hz,其誤差應不大于±0.5Hz;

    3) 諧波失真系數:應不大于±5%。

    b)直流供電電源:

    電壓:誤差應不大于±5%;

    4.5 監控項目

    4.5.1 監控項目的分類

    對于儲罐區(儲罐)、庫區(庫)、生產場所三類重大危險源,因監控對象不同,所需要的安全監控預警參數有所不同。主要可分為:

    a) 儲罐以及生產裝置內的溫度、壓力、液位、流量、閥位等可能直接引發安全事故的關鍵工藝參數;

    b) 當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質為氣態、液態或氣液兩相時,應監測現場的可燃/有毒氣體濃度;

    c) 氣溫、濕度、風速、風向等環境參數;

    d) 音視頻信號和人員出入情況;

    e) 明火和煙氣;

    f) 避雷針、防靜電裝置的接地電阻以及供電狀況。

    4.5.2 儲罐區(儲罐)

    罐區監測預警項目主要根據儲罐的結構和材料、儲存介質特性以及罐區環境條件等的不同進行選擇。一般包括罐內介質的液位、溫度、壓力,罐區內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明火、環境參數以及音視頻信號和其他危險因素等。

    4.5.3 庫區(庫)

    庫區(庫)監測預警項目主要根據儲存介質特性、包裝物和容器的結構形式和環境條件等的不同進行選擇。一般包括庫區室內的溫度、濕度、煙氣以及室內外的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明火、音視頻信號以及人員出入情況和其他危險因素等。

    4.5.4 生產場所

    生產場所監測預警項目主要根據物料特性、工藝條件、生產設備及其布置條件等的不同進行選擇。一般包括溫度、壓力、液位、閥位、流量以及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明火和音視頻信號和其他危險因素等。

    4.6 系統設計要求

    4.6.1 系統組成

    系統一般由監測器、隔離變送器、攝像機、二次儀表、現場監控器、執行機構(包括報警器等)、視頻處理設備、監控計算機、傳輸接口、電源、線纜、防雷裝置、防靜電裝置、其他必要設備等和軟件組成。

    其中,監控中心硬件一般包括傳輸接口、監控計算機、顯示設備、服務器、網絡設備、大容量儲存設備、UPS電源、打印機、空調等其他配套設備等?,F場設備包括傳感器、隔離變送設備、攝像機、二次儀表、現場監控器、執行機構等。

    4.6.2 硬件

    4.6.2.1 所用設備應采用主流技術和通用產品,保證系統滿足先進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開放性和實時性的要求,并具有實用性和靈活性。

    4.6.2.2 可能導致重大事故或標定、檢修和維護困難的場所,宜采用高SIL等級的安全監控設備,并根據功能安全相關標準建立安全相關系統。

    4.6.2.3 傳感器及儀表選型可參考HG/T 20507和SH 3005的規定,主要考慮測量精度、穩定性與可靠性、防爆和防腐、安裝、維護及檢修、環境要求和經濟性等因素。傳感器的指示值漂移在15 d~90 d

    之內不得超過其規定的誤差值。

    4.6.2.4 傳感器和儀表的安裝可參考HG/T 21581和SH/T 3104的規定。應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符合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4.6.2.5 由外部本安電源供電的設備應能在9 V~24 V范圍內正常工作。

    4.6.2.6 有關罐區等重大危險源現場監控設備選擇、安裝和布置的具體規定參照 AQ XXXX-XXXX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罐區 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范及相關標準。

    4.6.3 軟件

    4.6.3.1 操作系統、數據庫和編程語言等系統軟件和開發工具應選擇通用、開放、可靠、成熟、界面友好、易維護和易操作的主流產品。監控程序、控制算法、邏輯控制和通信等應用軟件應經過功能測試,穩定可靠并帶有詳細的漢字使用幫助和操作指南。

    4.6.3.2 系統軟件開發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 軟件設計應采用多任務操作系統;

    b) 軟件開發應符合國標GB/T 8566;

    c) 軟件文檔編制應符合國標GB/T 8567;

    d) 軟件質量保證應符合國標GB/T 12504。

    4.7 功能設計

    4.7.1 數據采集

    4.7.1.1 系統應具有溫度、壓力、液位和可燃/有毒氣體濃度等模擬量,以及液位高低報警等開關量的采集功能。

    4.7.1.2 數據采集時間的間隔應可調。

    4.7.1.3 系統應具有巡檢功能。

    4.7.2 顯示

    4.7.2.1 系統應具有模擬動畫顯示功能,在界面中依據系統實際情況顯示各測點的參數及各設備的運行狀態。

    4.7.2.2 系統應具有監控設備和監控對象平面布置圖顯示功能。圖形包括生產儲運裝置總平面圖、各分系統的系統圖和任一分系統內某一部分或設備的局部圖以及用戶要求的任何其它圖形。

    4.7.2.3 系統應具有監控參數列表顯示功能,同一參數各量值應統一采用標準計算單位,包括模擬量、模擬量累計值和開關量等。

    4.7.2.4 系統應具有監控參數圖形顯示功能:

    a) 系統應具有模擬量實時曲線和歷史曲線顯示功能。曲線為點繪圖,根據需要可以按照多線圖 的方式在同一坐標上使用不同顏色同時顯示多個變量,或同一變量的最大、最小、平均值等曲 線;

    b) 系統應具有開關量狀態圖及柱狀圖顯示功能。

    4.7.2.5 系統應能在同一時間坐標上同時顯示模擬量和開關量及其變化情況等。

    4.7.2.6 系統宜具有視頻圖像顯示功能,視頻監控畫面可以動態配置,可選擇全屏、4分屏及16分屏等多種方式,支持圖像窗口拖放,可遠程進行云臺及鏡頭控制。

    4.7.2.7 系統應具有報警信息顯示功能,除了報警匯總列表顯示外,在界面上應有一個專門的報警區或彈出式界面,用來指示最新的、最高優先級的或其他設定條件的未經確認的系統報警。

    4.7.2.8 系統應支持各類統計和查詢結果的列表和圖形化顯示功能,具體顯示項目根據實際設定。

    4.7.3 存儲

    系統應具有監控數據的存儲功能:

    a) 將數據加工處理后以數據文件形式存貯在現場或監控中心的外存貯器內并保留一定的時間, 包括監控參數、報警及處置、視頻圖像、故障及排除以及相關系統信息等,所有數據應附帶時間信息;

    b) 系統宜具有事故追憶功能;

    c) 存儲器應支持合法的讀取操作,并應采取可靠的軟硬件安全設計,防止非法篡改。

    4.7.4 統計查詢與數據分析

    4.7.4.1 系統應提供對實時和歷史數據的多條件復合查詢和分類統計功能,應支持模糊查詢,查詢信息包括:

    a) 模擬量實時監測值及其最大、最小、平均和累計值;

    b) 開關量狀態及變化時刻;

    c) 視頻錄像;

    d) 報警及警報解除信息;

    e) 系統操作日志;

    f) 系統故障及恢復情況等。

    4.7.4.2 系統宜具有數據分析的功能,包括生產儲運裝置運行情況、系統運行、報警種類和分布、故障和事故原因以及處置情況等。

    4.7.5 報警

    系統應具有根據設定的報警條件進行報警及提示的功能:

    a) 當出現模擬量超限、非正常流程切換操作引起的開關量狀態改變以及其他異常情況時實時報送至相關的報警控制設備,由系統實現多種方式的聯動報警,包括頁面圖文報警、報警點聲光報警以及必要時可選郵件和短信報警等。在事故現場設置有監控攝像機時,頁面圖文報警時應同時顯示現場監控視頻圖像與參數報警信息,并進行現場錄像;

    b) 系統應設有事故遠程報警按鈕,此按鈕應設在適宜部位并帶有防護罩和明顯標志。

    4.7.6 故障診斷與事故預警

    系統應具有故障診斷與事故預警功能。對所采集的現場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在線智能分析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包括運行狀態和安全等級等,提供原因分析和處置的建議,指導有關人員正確迅速地排除設備故障及重大事故隱患,同時及時識別錯誤報警信號,確保系統可靠穩定運行。

    4.7.7 控制

    4.7.7.1 系統的控制對象指的是其所屬的安全監控設備或裝置以及帶有安全功能的執行機構等。4.7.7.2 系統應具有對系統所屬設備或裝置進行控制的功能。操作人員或具備相應權限的人員可在系統中的控制點上啟?;蛘{節受系統控制的任一設備,包括手動、現場、遠程和異地管理。系統也應可以根據設定的條件進行全局自動調度管理。

    4.7.7.3 不屬于系統但與系統相關聯的其它系統或設備,以及不為系統獨有的子系統或設備的控制權應明確,不得互相干擾或影響各自系統的運行。

    4.7.7.4 氣體泄漏報警、緊急停車、安全聯鎖和故障安全控制等應作為獨立的子系統納入安全監控預警系統的整體設計,并保證其可靠地發揮各自的安全功能。

    4.7.7.5 所有自動控制的設備或裝置宜同時設計手動控制機構,并可通過切換確保系統控制權的唯一性和有效性。

    4.7.8 輸出去細紋眼霜排行榜好用什么眼霜去細紋好紅血絲30歲女人的護膚品評價哪個牌子的去皺眼霜好

    系統應具有報表和打印的功能:

    a) 報表輸出各種監控參數及設備運行狀態在各個時刻的情況,包括模擬量、模擬量統計值歷史數據、開關量、報警及處置情況、監控設備及故障和系統日志報表等;

    b) 應支持班報表、日報表、月報表以及任意時間段內任一參數或諸多參數的數值;

    c) 報表應可按操作員請求生成,也應可以周期性定時觸發或事件觸發;

    d) 允許用戶編輯報表內容和格式;

    e) 報表應可直接送于系統中的打印機,也應可以寫入硬盤等存儲器,并可按要求傳送到其它計算機系統;

    f) 打印應支持報表、曲線圖、柱狀圖、狀態圖、模擬圖(帶當前顯示參數)和平面布置圖等圖表格式。

    4.7.9 人機對話

    系統應具有人機對話功能,除鍵盤、鼠標和按鈕等輸入裝置和顯示器等輸出裝置外,提供圖形化和可視化界面,方便系統管理、設置、功能調用和命令及文本輸入等。

    4.7.10 信息發布

    系統應具有信息發布的功能。通過傳輸接口,將允許外部訪問的信息進行發布,實現監控預警系統與企業管理系統及重大危險源各級政府監管網絡的連接;遵循國內外主流工業網絡標準的通訊協議、數據編碼或接口規范,完成數據上報或部分界面和功能的授權共享,實現政府和企業對現場工況及視頻的實時監管與監控,服務于重大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并應采用防火墻等技術手段確保數據及系統安全。

    4.7.11 系統管理與設置

    系統應具有管理與設置的功能。包括:

    a) 系統參數設置應支持個別或成批修改;

    b) 報警設置,應支持多種報警條件的設置。每個模擬量點應有兩種以上報警級別,每一種有各自的優先級。任一開關量點的狀態均可報警,每一狀態應有一個單獨的優先級。應支持不同報警級別的分級處置,包括報警地點和報警方式的設定以及數據上報等;

    c) 應支持根據時間段設定不同參數值,在不同層次上優化系統設置。

    4.7.12 設備管理

    系統應具有設備管理功能,建立系統所屬監控設備的電子化檔案,并可查詢、添加、修改和統計相關信息,包括設備名稱、唯一編號、型號、主要技術指標、產地、生產廠家、安裝地址、開始運行時間、累計運行時間、開關次數(永久性記錄)維護、維修、更換記錄等。

    4.7.13 日志

    系統應具有日志管理的功能。系統日志將運行系統的狀態信息和通信信息統一管理起來,用戶可以通過日志來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

    4.7.14 安全管理

    系統應提供可設置的安全級,控制級和區域設定,限制用戶對系統功能模塊、設備和系統資源的訪問,通過權限管理確保系統安全。包括:

    a) 系統應實現對每個操作員和每臺現場監控器的設置;

    b) 系統應有不少于5個的安全訪問級別用來限制操作員對監控計算機功能模塊的訪問;

    c) 系統應有多個控制級,用來限制操作員對各臺設備的控制;

    d) 系統應有設備區域設定,用來將操作員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限制在指派給他們的區域;

    e) 如系統內存在安全相關系統,應遵循功能安全相關的國際和國內標準保證其安全。

    4.7.15 可靠性保障

    4.7.15.1 自診斷

    系統宜具有自診斷功能:

    a) 當組成系統的設備和裝置以及傳輸電纜線等出現故障時,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報警并記錄故障設備和時間等相關信息;

    b) 系統在通電開始工作時,應首先進行自檢,自檢正常后應指示工作正常,如有故障則應指示故障信息。

    4.7.15.2 雙機備份

    系統監控計算機宜設置雙機互為備份,當工作設備發生故障時,通過手動或自動雙機切換功能,備份設備投入工作。

    4.7.15.3 備用電源

    系統宜配備備用電源及自動切換裝置。當電網停電后,可保持對重要設備和監控參數繼續進行實時監控。推薦采用帶隔離的在線式UPS供電。

    4.7.15.4 數據備份

    系統應具有數據備份功能。

    4.7.15.5 防雷和防靜電

    系統防雷功能根據當地雷曝日的情況確定,必要時具有防靜電功能。

    4.7.15.6 軟件自監視和容錯

    系統應具有軟件自監視功能和軟件容錯功能。

    4.7.16 其他

    4.7.16.1 系統應具有網絡通信功能,支持不同網絡和設備間的數據訪問和交換。

    4.7.16.2 系統應通過算法及控制方法模塊支持專業應用。

    4.7.16.3 系統應具有多任務功能,能周期地循環運行而不中斷。

    4.7.16.4 系統應有時間校準功能,系統的時鐘誤差應≤5秒/24小時。存在多個子系統及遠程設備時,宜使用全球時鐘同步設備統一時鐘。

    4.7.16.5 系統應具有數據及軟硬件系統恢復的功能。

    4.8 軟件設計與開發

    4.8.1 主菜單

    軟件主菜單應始終在界面顯示或駐留,包括:

    a) 系統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參數設置和其他;

    b) 實時監控:各子系統監控如各生產單元、子系統以及罐區或庫房等;

    c) 列表顯示:模擬量、開關量、報警信息、設備故障、操作記錄和系統日志等;

    d) 圖形顯示:實時曲線圖、歷史曲線、狀態圖、柱狀圖、模擬圖或系統平面布置圖等;

    e) 編輯:當前列表、曲線、模擬圖或其他;

    f) 查詢統計:報警信息、模擬量、開關量、設備故障、操作記錄和系統日志等;

    g) 報警管理:報警條件設置等;

    h) 數據分析:系統運行狀態分析、報警分析和故障分析等;

    i) 控制:控制邏輯、操作及其他等;

    j) 報表:設置、模擬量、開關量、報警信息、設備故障、操作記錄和系統日志等;

    k) 打印:打印設置和打印輸出等;

    l) 幫助:系統設置、編輯、控制、列表和圖形顯示、查詢和統計以及報表和打印等。

    4.8.2 用戶與權限管理

    軟件應具有用戶與權限管理功能:

    a) 系統用戶信息包括姓名、登錄名、密碼、單位和角色等,應提供管理界面授權用戶可以對相關記錄進行添加、刪除和修改;

    b) 軟件應實現多級權限管理。建立各用戶對系統模塊、設備和數據庫記錄的操作權限表,提供操作界面允許對各權限表進行修改維護;

    c) 軟件應提供密碼設置功能。操作員應通過密碼校驗方可進行相關操作,并記錄操作人、時間和相關操作記錄等。

    4.8.3 列表顯示

    4.8.3.1 模擬量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監控對象或區域;④監測值;⑤最大值;⑥最小值;⑦平均值及相關信息;⑧報警級別及限值;⑨超限報警及報警時間等;⑩傳感器工作狀態。

    4.8.3.2 模擬量累計值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監控對象或區域;④監測累計量值;⑤累計時間段;⑥報警級別及限值;⑦超限報警及報警時間等。

    4.8.3.3 開關量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監控對象;④當前狀態起始時刻;⑤狀態;⑥開停次數;⑦報警及報警解除的時間和狀態等;⑧傳感器工作狀態。

    4.8.3.4 報警信息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監控對象或區域;④監測值或狀態;⑤報警時間;⑥報警條件,包括限值或狀態等。

    4.8.3.5 報警歷史記錄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監控對象或區域;④監測值或狀態;⑤報警時間;⑥報警條件,包括限值或狀態等;⑦報警原因及類型;⑧處置措施;⑨接警人和時間;⑩報警解除人和時間等。

    4.8.3.6 故障信息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故障對象或區域;④故障描述;⑤故障時間等。

    4.8.3.7 故障信息歷史記錄的顯示內容包括:①地點;②名稱;③故障對象或區域;④故障描述;⑤故障時間;⑥故障原因及類型;⑦排除措施;⑧接警人和時間;⑨故障排除人和時間等。

    4.8.3.8 系統日志的顯示內容包括:①類型;②時間;③來源;④內容等。

    4.8.3.9 操作記錄的顯示內容包括:①時間;②操作人;③操作對象;④方式等。

    4.8.4 圖形顯示

    4.8.4.1 模擬量曲線顯示:

    a) 坐標的豎軸為監測值或統計值,橫軸為時間;

    b) 各級報警限值用平行于橫軸的紅色虛線表示;

    c) 實時監測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用平行于橫軸的不同顏色的實線表示;

    d) 圖形上方標明傳感器的位置和所測物理量等信息,并在圖中適當位置給出圖例說明;

    e) 支持鼠標信息提示。

    4.8.4.2 開關量狀態圖顯示:

    a) 用直線表示開關量狀態隨時間的變化;

    b) 圖形上方標明傳感器的位置和所測物理量等信息;

    c) 支持鼠標信息提示。

    4.8.4.3 開關量柱狀圖顯示:

    a) 坐標豎軸為開機效率狀態,橫軸為時間;

    b) 圖形上方標明傳感器的位置和所測物理量等信息;

    c) 支持鼠標信息提示。

    4.8.4.4 系統模擬圖顯示

    在表明系統現場布局等情況的背景圖上,顯示監控對象、監控設備、線纜及其他設施等,標明相對位置、參數與運行狀態等。將實時監測到的開關量狀態用圖樣在相應位置模擬顯示;將實時監測到的模擬量數值在相應位置顯示;用紅色圖標標注報警點;點擊設備、傳感器或報警點等,可以提示相關信息或彈出選擇菜單;支持通過鼠標完成漫游、分頁和縮放等圖形操作。

    4.8.5 查詢統計

    a) 報警查詢:根據報警時間、地點、參數和級別等情況進行復合檢索;

    b) 監控信息查詢:根據時間、地點和名稱等進行復合檢索;

    c) 設備故障:根據地點、時間、類型和故障對象或區域等進行復合檢索;

    d) 操作記錄:根據時間、操作人、對象和方式等進行復合檢索;

    e) 系統日志:根據時間、類型和來源等進行復合檢索。

    4.8.6 報表

    按一定時間段輸出的各類報表,除列表顯示的內容外,還應包括表頭、打印日期和時間、操作人員或單位等信息,模擬量、開關量、報警信息和設備故障的報表應包括給定時間內的累計次數和時間等統計信息。

    4.8.7 快捷方式

    通過設置的快捷鍵或常駐工具圖標,在任何顯示界面均可直接調用所選功能模塊,包括參數的列表和圖形顯示、視頻監控顯示、系統與子系統模擬圖顯示、關鍵設備狀態查看、報警信息顯示及查詢、系統和參數設置、幫助和打印等。

    4.8.8 中文顯示與打印

    軟件應支持漢字顯示、漢字編輯、漢字提示和漢字打印功能。

    4.9 技術指標與性能要求

    4.9.1 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

    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

    4.9.2 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

    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應不大于1.0%。

    4.9.3 最大巡檢周期

    最大巡檢周期宜不大于30 s,并應滿足監控要求。

    4.9.4 控制執行時間

    控制執行時間應不大于最大巡檢周期,異地控制執行時間應不大于2倍的最大巡檢周期,并應滿足監控要求。

    4.9.5 存儲時間

    無報警穩定運行期間,重要監測點的實時監控數據應保存7 d以上,否則應保存30 d以上。音視頻信息應保存7 d以上。報警信息應保存1年以上。

    4.9.6 畫面響應時間

    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2 s,其余畫面應不大于5 s。

    4.9.7 誤碼率

    誤碼率應不大于10-8。

    4.9.8 系統余量

    系統所能連接的監測器和執行器的數量,應留有至少20%的余量。

    4.9.9 雙機切換時間

    從工作設備發生故障到備用設備投入正常工作的時間間隔應不大于5 min。

    4.9.10 備用電源工作時間

    在供電失敗后,備用交直流電源應能保證系統連續監控時間不小于30 min,并應滿足監控要求。

    4.9.11 工作穩定性

    系統應進行工作穩定性試驗,通電試驗時間不小于7 d。測試期間,系統性能應符合本標準以及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4.9.12 抗干擾性

    a) 設備應能通過GB/T 17626.2 規定的3級(接觸放電)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其性能應符合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b) 系統應能通過GB/T 17626.3 規定的2級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其性能應符合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c) 系統應能通過GB/T 17626.4 規定的3級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其性能應符合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d) 系統應能通過GB/T 17626.5 規定的3級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其性能應符合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4.9.13 可靠性

    系統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應不小于5000 h,并應滿足監控要求。

    4.9.14 防爆性能

    防爆型設備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

     
    打賞
     
    更多>同類新聞動態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  官方微信  |  新手上路  |  聯系方式  |  服務條款  |  會員短網址  |  法律聲明  |  投稿說明  |  關于消防寶  |  粵ICP備16075420號  |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RSS訂閱
     
    17女生主动让男生桶自己比| 8x8x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射|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在线a免费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477777开奖现场老玩家| 国产日产卡一卡二乱码|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91啪国产在线|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136av导航|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色呦呦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羽田真理n1170在线播放|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男肉动漫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在线永久免费看黄| 男男暴菊gay无套网站|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在线免费观看h|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成熟时3之蜜桃仙子电影| 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第一页 | juy-432君岛美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 美女和男人免费网站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立占|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