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建筑業神經緊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簡稱“65號文”)已經誕生了200多天,65號文明確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
半年多過去了,65號文的出臺在行業內產生了怎樣的連鎖反應,保溫材料如何才能兼顧安全與節能?日前,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疏于管理釀火災
早在中央電視臺視新址大樓發生大火之后不久的2009年9月25日,為了有效地防止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引起的火災事故,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簡稱“46號文”)。46號文是有關部門為了引導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行業健康發展,在消防安全方面開出的一劑“處方”。
然而,“處方”開出之后,“病情”不但沒有得到緩解,而且以多處復發的趨勢蔓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3月14日出臺的65號文對容易造成防火問題的外墻保溫材料的選用進行了更加嚴格的限定,要求“在新標準發布前,從嚴執行《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
“實際上,46號文已經是非常科學的標準規范了。如果每個工程都能嚴格遵守46號文的要求,火災完全可以避免。”李建波表示,“從上海教師公寓火災現場提取的殘余保溫材料經檢測燃燒性能均為B3級,明顯不符合46號文對選材的要求;而央視火災的起因是由于施工方對現場物資的疏于管理,這恰恰違反了46號文的規定。不能把這幾起火災的責任歸咎于有機材料。”
不是有機材料的錯
“限定只能使用A級保溫材料,實際上是以技術問題解決管理問題。”李建波比喻道,“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人們不從駕駛者或者機動車上找原因,而是把責任歸咎于高速公路,其結論就會是高速公路的設計速度應與普通公路甚至鄉間土路看齊,以避免高速碰撞事故的發生,那么我們建設高速公路還有什么意義?”
“如果人人都遵守46號文,發生火災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我至今沒有聽說過一起火災是因按46號文作業而引起的。”他再三重申,管理的疏忽才是目前火災頻發的原因。
李建波表示,通過提高用料的等級來控制火災會造成資源浪費。“低速行駛的確能夠減少事故的發生,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初衷可是為了創造暢快的交通環境。”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尋找保溫與節能的平衡點在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加氣混凝土、巖棉、礦棉這些保溫材料,燃燒性能雖達到A級,但是它們的保溫性能、環保性能、抗拉性能、抗壓性能、凍融性能、耐候性能、吸水率、工業化生產難度、施工難度、建筑物匹配度等指標都不能與有機材料相媲美。”李建波說。性價比和產能也是制約A級材料推廣的因素,李建波以某進口品牌的鋁膜保溫板為例:“每平方米2000元的價格讓人卻步,而聚苯板的價格才是每平方米120元。用這種A級保溫板給一個示范小區做外保溫還可以,如果想要大量使用和廣泛普及顯然是不現實的。
偷換概念的A級材料大行其道
“今年3月14日65號文公布之后,大量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的新型A級材料實際上只是些符合舊標準A級的產品而已。”李建波笑言,“區區半年的工夫,企業怎么可能研發出那么多符合65號文的新產品?”
據介紹,我國現行的保溫材料燃燒性能的分級標準有兩套,即GB8624-1997和GB8624-2006。1997年發布的GB8624-1997是在對德國DIN4102-1的分級方法進行修訂的基礎上制定的,分A級(均質材料)、A級(復合夾芯材料)、B1級、B2級、B3級幾個級別。而2006年發布的GB8624-2006是參照歐盟分級體系EN13501-1:2002設置的,把保溫材料分為A級(A1級、A2級)、B級、C級、D級、E級、F級。“雖然后者已經取代了前者,但是在我國市場上兩套標準還是在并行使用,而且人們更習慣以1997年的分級標準來討論某種材料的燃燒性能。”李建波說。
“最近這些林林總總的新產品大多數只能符合GB8624-1997的A級(復合夾芯材料)標準,有些產品是由多種材料構成的,原料中含有機物等低等級的材料。很明顯,65號文規定的A級材料應該符合GB8624-2006中的A級標準,是不能通過含有有機材料的復合結構達到的,所以含有有機物的保溫材料不符合65號文要求。”他說。
確定適合的標準
“有機材料被拿下,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更是個標準問題。”李建波認為,“低等級材料的制造者把自己的產品偷換概念提升至A級,可見近年來保溫材料市場的混亂。”
李建波認為,目前我國只限定A級保溫材料才可以使用,忽視了低等級保溫材料的適用性,不重視保溫材料與建筑物是否匹配,不僅不利于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行業的發展,而且會阻礙建筑節能工作的順利推進,其結果自然是節能保溫的效果大打折扣。
李建波介紹,新一代分級標準GB8624-2011還在修編。“有關部門確立這個新標準不僅應該對舊標準取長補短,而且需要綜合考慮材料的保溫性能與防火性能。”他認為,確定標準要依靠實驗標準測試方法(模型火實驗)劃分,給出等級的界定。
“我國的測試方法是英國BS8414-1模型火實驗,新標準的制定應該要參照國外的測試方法綜合選拔材料,既不單純測評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又要根據其在不同建筑形式和用途上的運用對體系進行研究。只要”綜合素質高“,E級的材料也可認為其具有高級別的燃燒性能而獲得”上場“的資格。”李建波說。(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趙申 消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