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愛民——古道熱腸排難解憂
在玉樹群眾心中,橙色是溫暖的顏色,消防官兵時刻以事無巨細、設身處地的實際行動,構建起警民互助的深厚情誼。
省公安消防總隊政委林鐵剛說,消防部隊作為一支百姓的隊伍,我們必須伏下身子,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真正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
由于生活在臨時安置區,災區群眾經常面臨生活用水緊缺,安置點灰塵嚴重,空氣質量差等問題,消防官兵得知情況后,積極為賽馬場、民族綜合學校、文化公園、體育場等安置點群眾送水、灑水,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災區人民服務。其實,在各安置點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每當群眾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消防官兵。用群眾們自己的話說,消防隊最管用!
江措是玉樹地震時被消防官兵救下的一名智障者,和年近七旬的老母親相依為命,僅依靠政府的低保維持生計,生活十分窘迫。得知情況后,執勤點消防官兵每周都要抽出時間去看望母女倆,幫著干些家務活。一次,玉樹消防中隊班長艾景濤看到江措的老母親正佝僂著身子,艱難地端著洗衣盆到河邊為女兒洗衣服時,艾班長就和戰友們打定了主意,每月輪流到老人家中幫忙洗衣服……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2012年5月10日,玉樹支隊接到多人求助:扎西科災民安置點方艙醫院由于缺少醫療用水,導致不能及時對受災群眾進行救治!支隊立即派出救援人馬火速趕赴現場處置。僅僅用了短短的兩個小時,便成功解決了方艙醫院醫療用水問題。總隊長萬志祥多次下基層了解玉樹消防安保及群眾生活情況,提醒官兵要親民愛民,在做好部隊日常性戰備工作的同時,還要盡力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晝夜巡查,一刻不敢懈怠,安置區的群眾幾乎都認得執勤點的官兵,一看到是官兵們來檢查防火,便主動的將官兵讓到自己居住的帳篷里,來來往往,官兵們同轄區的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次,官兵們在巡查過程中發現轄區一位名叫青措的藏族老阿媽不慎扭傷了腳踝,行動不便,官兵們每天都幫青措老阿媽打掃衛生,還為老人購買生活用品,對她悉心照料。當得知執勤點有一名戰士復員的消息后,青措老人和群眾手持潔白的哈達來到營區向戰士道別……
高原大地上,消防官兵“親民愛民”的故事在人們心中溫暖如流。三年來,為群眾送水1.6萬余噸,義務清理街道、河道垃圾百多次,幫扶30余個困難牧民,捐贈生活用品價值20000余元。“舍小家顧大家,一家不圓萬家圓”,正是有了這些舍身為民、無私奉獻的消防官兵,才換來了玉樹災區三年重建工作中百姓的安寧。
三年玉樹重建,任重而道遠。全省消防官兵與時間賽跑、與自然抗爭、與毅力較量,搶時間、爭效率,充分發揚“大愛同心,堅忍不拔,挑戰極限,感恩奮進”的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圓滿完成了玉樹災后重建消防安全保衛任務。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廳以及公安部消防局的高度肯定。期間,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青海省省委書記駱惠寧、公安部消防局局長陳偉明等領導多次親切看望慰問增援官兵,對總隊建立符合玉樹災區特點的防范機制、全省消防官兵超常的付出給予了褒獎和贊揚。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青海總隊消防官兵將一如既往扎根青藏高原,為新玉樹和駐地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