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政府堅持把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到全市防火工作的重要日程之中,從提高城市整體抗御火災能力出發,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動社區消防工作,建立社區消防網絡,發揮管理服務功能形成社區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的運作機制,建立適合社區發展需要的火災預防及救助體系,提高全民消防素質和城市抵御火災的能力。
加強領導,確保社區消防工作取得實效。四平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地社區成立社區消防領導小組,各街道辦事處要確立一名社區居委會主任、副主任等行政領導具體負責社區消防建設及管理工作,社區居委會主任是本轄區消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領導、監督社區居委會開展社區消防工作。同時按照社區消防建設的內容和要求,具體負責籌劃和組織開展社區消防工作,各社區積極做好組建社區消防安全小組、制定健全社區消防工作制度、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開展消防宣傳教育、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加強消防設施建設和保護、建立消防檔案等社區消防工作,確保社區消防工作落到實處。
完善機制,確保組織落實到位。四平市政府明確指出,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區消防組織網絡,社區消防組織網絡要立足于社區現有組織機構,突出管理服務功能,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完善城市社區公共消防設施并加強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行;每個社區要設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點,配足配齊滅火器材,保證撲救初起火災的需要。將農村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千村示范、萬村提升”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對木結構等易燃建筑集中、連片的村莊,要結合村莊整治和人居環境改造進行治理,建設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寬防火間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級,增強火災抗御能力。街道辦事處要確立一名行政領導具體負責社區消防建設及管理工作,社區居委會主任是本轄區消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社區應當建立由社區民警、社區消防義務宣傳隊,配備滅火器、水帶、水槍等消防器材,發現火災及時報警,撲救火災,維持火場秩序,保護火災現場,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火災原因,核查火災損失。社區居委會與物業管理公司在轄區消防建設管理工作中應相互配合、協調,共同維護轄區消防安全。
以點帶面,確保先進模式得以推廣。四平市政府按照社區分布不均勻,且經濟基礎條件相差甚大的因素,將經濟、消防基礎較好社區建立消防警務工作室作為全市消防工作的示范點面向全市推廣。同時,四平市政府在做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要求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的社區消防組織網絡,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區現有組織機構,突出管理服務功能,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要保消一體化模式,建立保安、消防、治安巡查隊伍。社區居委會與轄區物業管理公司在轄區消防建設管理工作中應相互配合、協調,共同維護轄區消防安全。
籌集資金,確保社區消防設施完善。目前,全市社區整體水平發展不平衡,新老社區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相差較大,新建社區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但是老社區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就普遍存在著“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現象,房屋耐火等級普遍較低,電氣線路的鋪設混亂、老化嚴重,社區內基本沒有設置消防水源和專用的消防車道,消防車道堵塞率偏高。為此,四平市政府通過“政府宏觀調空,街道具體投資,社會廣泛籌集”的辦法。進一步加大社區消防建設資金籌集力度,積極爭取政府對社區消防工作的重視,重點保證政府和街道的消防經費的投入。
社區消防管理部門要著力加大對社區基礎消防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針對當前有些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出現的“重建設、輕落實”,“重硬件、輕軟件”,“重短期、輕長效”的不良現象,安排專人負責對器材的維護保養,確保器材完整好用,逐步逐年恢復和建立全市社區消防基礎設施。
重視宣教,確保社區居民防火意識提高。四平市政府從提高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出發,充分發揮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的優勢,通過設置宣傳欄、《社區防火安全公約》和《家庭防火公約》牌,懸掛消防警示標志以及向居民派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大消防宣傳力度,讓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接受消防教育的機會,從而增強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市民自防自救及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通過消防人員定期到社區授課,讓社區群眾真正了解火災的危害,切實掌握一些必需的基本防火、滅火及緊急疏散方法。發放消防宣傳資料,提高市民消防意識。充分利用法制宣傳欄、樓道口的黑板及標語、橫幅、新聞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向居民宣傳教育。(來源:中國消防在線 作者:任杰 消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