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超高層建筑?這個稱呼很多人聽起來可能覺得陌生,但肯定都見過。
一般40層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筑均被稱為超高層建筑。
就是這個超高層建筑,近期在建筑行業引起熱議,大家都在談論些什么?有什么影響?工程企業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聊聊!
關注領筑云,了解更多建筑行業大事件和獲取工程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解決方案吧!
禁止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今年多次登上熱搜,引發全社會關注的超高層建筑事件無疑是深圳賽格大廈出現晃動。
賽格大廈總高355.8米,總建筑層79層,地上75層,地下4層,總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算的上是深圳地標性建筑。
在5月,不知何種因素影響,賽格大廈出現了多次晃動,大廈工作人員和附近市民都緊急疏散,相關職能部門也組織專家到場對大樓安全進行檢測。
賽格大廈搖晃事件暫不展開,從造成的影響來看,該事件引起了全社會對超高層建筑的關注和擔憂。
有網友表示:現在城市都喜歡超高層建筑,一個比一個高,難道就沒有限制嗎?
限制其實是有的,而且越發的嚴格。
2020年5月,住建部和發改委就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來到2021年7月6日,發改委明確提出:
1.超大體量公眾建筑、超高層和重點地段建筑作為城市重大項目管理;
2.100米以上建筑應嚴格執行超抗震設防審批;
3.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4.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
5.項目單位和法定代表人對項目建設的安全質量負總責。
從“一般不得”到“禁止新建”,這種措辭上的轉變便能感受到政府對超高層建筑的建造管控越發嚴格。
工程企業將受到什么影響?
行業的新要求和改革必定會對從業者帶來影響,接下來我們就從兩個方面簡單聊聊。
從本次新公布的通知來看,要求100米以上建筑嚴格執行超抗震設防審批、項目單位和法定代表人對項目建設的安全質量負總責等,都體現出國家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越來要高,監管也越發嚴格。
“風險”和“質量”成為很多工程企業需要去重視的問題,必須想辦法實現風險的合理管控及工程質量的正確管理。
尤其是質量問題,一旦出了事,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必定會第一時間得到全社會關注,輕則公司聲譽受影響導致發展受阻,重則企業管理層就得承擔刑事責任,后果不可謂不嚴重。
另外通知中所要求的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和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也讓建筑市場內部的競爭變大,畢竟超高層建筑無法建造,那么大中型工程企業必定會將業務下沉,中層、高層建筑項目便成為香餑餑。
此時便是對工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考驗,一些管理到位,工作效率高,質量有保障的大型企業,必定會受到更多甲方的關注和信任,對于一些尚處在發展期或實力不強的工程企業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之前還能“輕松吃肉”,現在想喝湯都難了。
那么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如何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如何降本增效?諸如此類的問題應該成為更多中小型工程企業管理者需要去好好思考的。
工程企業需要積極數字化轉型!
建筑行業正在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對于工程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目前解決各類行業痛點的最佳解決方案。
為什么會這么說?我們從給工程企業帶來的實際價值來看,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將是企業整體的升級優化。
例如之前所提到的重點工程質量問題,其中施工管理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之一,面對安全教育不好監督、考勤難管理、或者說施工進度無法把控等問題,放在過往企業只能通過招管理來解決,但如果使用領筑云勞務數字解決方案,則能在線上對施工團隊進行實時管理,極大減少施工安全風險,也能確保施工按照進度計劃進行。
還有風險管控,傳統工程企業在這塊只能靠管理人員的經驗,但隨著數字化的轉型,工程企業可以使用新技術和產品,運用一些大數據風控體系或風險預警功能等方式來進行項目風險的監控和管理,大大降低了企業經營或施工風險。
工程公司數字化轉型是順應行業發展的趨勢,如果你也面臨發展瓶頸或想更快實現數字化轉型,可以關注領筑云,獲取更多工程數字化解決方案,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主動權,接更多工程,讓工程更簡單!
領筑云生態平臺APP下載
(掃碼即用)